6月30日,中国北京——阿塞拜疆巴库跨里海中欧班列首发仪式暨北京房山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推介会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是北京开通的第5条国际运输干线,是北京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北京房山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的关键一步。
本趟班列由北京房山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组织开行,共搭载104个标准集装箱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等出口产品,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班列从北京出发后,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抵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转乘轮渡横渡里海,到阿利亚特港上岸,然后经铁路运抵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全程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0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随后,部分货物还将分拨至格鲁吉亚、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家。
“跨里海路线可以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战略通道作用,更好地服务北京外向型经济发展。”北京房山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蒙表示,作为中欧班列南通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通过铁路、轮渡多式联运,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有效提升境外通道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而且能更广泛地辐射里海、黑海及地中海沿岸、中东欧和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大北京企业的海外市场空间。
据介绍,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是一条集铁路和海上运输于一体的多式联运黄金通道,横跨亚欧大陆,相较于传统海运路线,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不仅路径更短,而且运输的整体可控性和可靠性也显著提升。
“开行跨里海中欧班列,是房山区创建国家物流枢纽与打造‘北京智造’出海口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房山区商务局局长路鹏表示,跨里海路线的成功开通,意味着北京中欧班列多元通道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北京与欧洲之间“陆上直达+铁海联运”的国际运输布局,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路鹏介绍,房山区将以创建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打造成为集“枢纽+通道+产业”于一体的全球供应链战略支点。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北京海关、国铁北京局支持下,房山区不断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拓展中欧班列国际物流网络,新增俄罗斯莫斯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白俄罗斯明斯克和阿塞拜疆巴库5个主要直达站点,提升跨境物流“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能力,为服务外贸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国睿信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